马来西亚外资持股规定,您必须了解的3大重点
|
.gif) |
|
在马来西亚设立公司或拓展业务?了解外资持股的基本规定,是顺利开展业务的第一步!
以下为您整理出外资必须掌握的3大重点:
|
|
1. 哪些行业允许100%外资? |
|
在马来西亚,大多数行业其实都允许100%外资持股,尤其包括以下领域:
- 服务业:如IT、电商、国际学校、管理咨询、设计等
- IT/电子商务:如云计算、软件开发,完全开放外资
- 教育行业:国际学校允许100%外资持股,但需获得教育部批准
- 专业服务:如管理咨询、设计类通常允许全资,但法律、会计等行业仍有限制
- 制造业:大部分制造领域允许100%外资,但需向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(MIDA)申请制造业执照,并证明有技术转移、就业创造等贡献
|
!! 只要不涉及特定的受限行业,外资企业通常可以全资持有马来西亚公司
|
.png) |
|
2. 哪些行业需要本地股东? |
|
部分行业出于国家利益、本地产业发展的考量,设有本地股东要求,包括:
『 批发和零售贸易 』
- 若没有获得WRT License,通常需要有马来西亚本地股东才能经营
『 电信业 』
- 外资持股上限一般为70%,需获得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(MCMC)批准
『 金融服务 』
- 商业银行和伊斯兰保险(Takaful)外资持股上限通常为70%。
『石油与天然气、航运、物流、农业与资源型产业』
- 这些领域通常受到外资比例限制,需根据具体行业规则获得特批或遵守设定的持股上限
|
|
|
!! 每个行业的持股要求略有不同,建议依据实际业务类型,提前查阅官方指南或向MIDA咨询,以确保合规
|
.png)
|
3. 什么是“名义股东”与“实质控制权” ? |
在需有本地持股要求的行业中,部分企业可能会采取以下结构安排:
- 名义股东(Nominee Shareholder):
指表面上持股的马来西亚人,实际并不参与公司运营或享有经济利益
2. 实质控制权(Beneficial Ownership):
指实际控制公司运营和利润分配的是外资方,通常通过股东协议、委托授权等方式维持控制
|
然而,这种安排在法律上存在一定风险,特别是:
- 名义股东与实际控制方若发生纠纷,外资方权益可能难以受到完整法律保护;
- 公司委员会(SSM)与税务局(IRB)有权审查实质控制情况,如未如实申报,可能面临罚款、补税,甚至刑事责任;
- 随着国际合作与数据互通加强,隐藏实质控制权的安排,未来也可能影响银行开户、跨境融资及其他合规审查。
|
|
建议企业采取合法、透明的持股安排,确保所有股东协议、委托书等文件经由专业合规审查,保障自身权益,避免潜在法律与合规风险。 |
|
.png) |
以上,就是马来西亚外资持股的核心重点。
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监管要求,建议在规划设立或投资前,务必向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(MIDA)或相关主管机构确认最新政策,确保业务顺利合规! |
|
|